连日来,奥运会与残奥会接连在法国巴黎举办,吸引全世界目光聚焦塞纳河畔。
体育与文化,向来密不可分。
比如这届奥运,埃菲尔铁塔、凡尔赛宫、巴黎大皇宫等法国标志性历史文化建筑,转眼成为奥运会比赛用地。这不禁让许多人想起2008年北京奥运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前者气势恢弘地表达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厚重历史,后者则以更轻盈的方式展现了新时代崭新的中国形象。
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曾说:“奥林匹克不是一场竞赛,而是一种源于内心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2024年7月6日,巴黎,一名奥运主题展的参观者用手机拍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展出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照片。新华社发
粤港澳大湾区也将迎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等体育盛事,如何以奥运带全运,用好自身文化资源高标准办赛?南方日报、南方+记者专访了多位文化、体育相关领域专家,畅谈对标奥运办赛,湾区如何打造“不止体育”的文化盛宴。
对话嘉宾
北京体育大学冬奥文化与冰雪运动发展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邹新娴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外交研究院副院长 钟新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副秘书长 汤筠冰
办好体育赛事要寻求共情
全球关注度高的重大体育赛事,需要坚持寻求最大程度的共情,寻找共识度高、共情力强的文化元素进行创意表达。
南方+: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再到本届巴黎奥运会,在体育与文化的融合上各有特色。一个优秀的开幕式如何做到两者的融合?
钟新:巴黎奥运会开幕式的“松弛感”和文化表达,让不少网民来了一波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回忆杀”,纷纷翻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视频。很多人认为北京奥运开幕式是空前绝后的开幕式。
如果要用形容词来描述2008年奥运会和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的文化表达,我想到的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厚重、恢弘、严肃;2022年北京冬奥会轻盈、美妙、浪漫。北京奥运会是第一次借用奥运会的平台展示中国文化,系统、多角度地展示了中国从古代活字印刷到现代高科技发展的诸多方面,并以气势恢弘的风格完美地具象表达了5000年文化的厚重。2022年北京冬奥会则是更自由地画龙点睛,以雪花般的轻盈、美妙、浪漫风格呈现了中国文化。
邹新娴:2008年北京奥运会注重向世界展示自我,即主要以宏大叙事的方式展现含蓄内敛的中国文化,给世人呈现东方大国正在崛起的崭新形象。北京冬奥会则是将不同情节聚焦于一个大框架中,充分彰显出一个从容、开放、自信的中国以及新时代中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期待和展望。可以说,北京冬奥会实现了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同频共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交流互鉴,“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这里得到广泛传播。
巴黎奥运会则将文化与历史通过奥运赛事得以展示。比如,巴黎奥运会中吉祥物“弗里热”,其原型是法国传统弗里吉亚帽。弗里吉亚帽在法国是自由的象征,在名画《自由引导人民》中,自由女神就是头戴弗里吉亚帽。
7月26日,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法国巴黎开幕。新华社发
汤筠冰: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中,一名戴着面具的火炬手成为了关键线索,他穿梭于巴黎的屋顶与地标之间传递火炬,也串联起了许多传统建筑。追溯至伦敦奥运会的申奥片,不难发现类似的叙事手法,一名奔跑的年轻女性运动员成为了串联伦敦各大景点的核心元素。这再次证明了在大型活动叙事中,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关键人物能极大地增强故事的连贯性和吸引力。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上,大量现代元素的融入让人耳目一新。相较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古代四大发明的致敬,冬奥会更多地展示了中国的现代科技成果,以及新时代的中国形象。这种展现方式能让国内外观众真切地感受到当代中国的发展脉搏。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大湾区设计师所设计的冰墩墩。作为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熊猫的可爱形象,更在设计上融入了大量的现代元素和国际范儿。其圆润而富有科技感的造型,既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这种中西融合的设计方式,不仅让冰墩墩在国内外迅速走红,成为备受追捧的“网红”吉祥物,也彰显了中国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开放与包容。
南方+:本届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也引发了不少争议。对于大型体育赛事而言,在创意与尊重之间找到平衡至关重要。您认为我们在举办体育赛事时,应如何把握这一尺度?
钟新:我认为对于巴黎奥运会开幕式的质疑、批评主要在两方面,一是对少数群体文化的展示,二是酒神的形象设计、疑似“最后的晚餐”的场景模仿。导演原意可能是想体现奥运会的包容、开放,但少数群体文化在奥运会开幕式这个最大的世界舞台上如此展示,对很多人来说难以接受。
因此,全球关注度高的重大体育赛事,仍然需要以坚持寻求最大程度的共情为基本原则和尺度,即常说的寻找最大公约数,寻找共识度高、共情力强的文化元素进行创意表达。
汤筠冰:在以往的文化表达与开幕式策划中,我们或许对此类议题的关注较少,但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未来无疑会频繁面临文化融合与界限的挑战。关于如何在文化融合过程中坚守文化底线,我认为核心在于尊重与理解,即绝不以任何形式亵渎其他文化的神圣与尊严。在跨文化交流中,对符号、图像及语言的编码与解码需格外谨慎,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与冲突。
为了有效规避此类问题,在策划全球性重大活动如奥运会开幕式时,我们应加强对跨文化知识的学习与理解,通过充分的调研与深度访谈,了解不同文化圈受众的接受度与敏感点。同时,在创作过程中,应注重平衡艺术表达与文化尊重,确保所有元素都能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得到恰当解读与接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全球舞台上展现出既富有创意又尊重多元文化的精彩作品。
让时尚感融于体育盛事
大湾区作为时尚与潮流的引领者,其设计影响力早已跨越国界。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将大湾区的时尚感与潮流感充分地展现在体育盛事中。
南方+:粤港澳大湾区将迎来系列体育盛事,如何用好湾区丰富的文化资源高标准办赛?
钟新: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之一在于它是中国向世界开放、连接世界的重要窗口,大湾区所承载的与中国开放有关的历史文化很有意义和价值,并能呼应当下“进一步扩大开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时代需求;另一个优势则是技术,有了先进技术的支持,创意表达将令人期待。
邹新娴:大湾区有得天独厚的海洋文化,开放口岸形成的浓厚商业意识和开放进取精神,使其逐渐形成文化相互联通却又各有不同的兼具开放与包容的文化氛围。并且,优秀的传统文化不胜枚举,如粤剧、醒狮、广绣……这些都可以在办赛事时充分利用。
汤筠冰:回顾巴黎奥运会的筹备过程,其独特的紫色场地配色便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虽是小小细节,却成功引发了全球热议,这正是时尚感与创意的魅力所在。而大湾区,作为时尚与潮流的引领者,其设计影响力早已跨越国界,香港设计、广东设计乃至整个大湾区的设计,都在世界设计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将大湾区的时尚感与潮流感充分地展现在上述两大体育盛事中。
在筹办体育赛事的过程中,我认为创意性是至关重要的。要力求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效益,通过巧妙的创意打造令人难忘的体育场景。特别是在大湾区这样一个三地共同构成的特殊区域,如何巧妙地将这三者紧密相连,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将是考验我们创意能力的关键。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构建一朵雪花”环节,极具氛围感。 新华社发
此外,我认为创造多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极具“氛围感”的“场景”同样重要。这些“场景”不仅要能够展现大湾区的独特风貌,更要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在表达时,我们应当注重真情实感的流露,避免空洞的宏大叙事。正如席琳·迪翁在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上演唱的《爱的颂歌》,正是凭借其真挚的情感和励志的故事打动了无数人的心。
在传播策略上,我们更应该关注以小见大、以情动人的叙事手法,做出有“烟火气”的内容。通过挖掘小人物、小故事中的情感价值,来触动人心、引发共鸣。例如,广东揭阳舞狮少女、春节火起来的英歌舞便是很好的例子,它们都是通过一个小小的点展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成功引发了大家的共鸣。
对文化遗产应超前谋划
承办大型体育赛事,将促使大湾区挖掘整合并创造性表现自身独有的文化精华。力求让文化与开闭幕式或重要赛事融合、同框,赢得高光时刻的惊艳展示机会。
南方+:您认为举办这些体育赛事将为湾区带来哪些发展机遇?
钟新:体育赛事为大湾区盘活历史文化资源提供了机会,它们将促进大湾区挖掘整合并创造性表现自身独有的文化精华。同时,力求让文化与开闭幕式或重要赛事融合、同框,赢得高光时刻的惊艳展示机会。毫无疑问,大湾区举办重大赛事将促进粤港澳三地的深度融合发展,增强大湾区作为一个整体的国际竞争力。
邹新娴:一是将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赛事的举办必然大大推动其体育产业快速发展。二是粤港澳三地体育更好发展。三是促进粤港澳三地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协同发展。粤港澳三地都有新建或正在建造的体育馆,能够在十五运期间发挥作用。
随着通胀率出现近两年来的首次大幅反弹,围绕日本央行立即结束负利率政策的讨论更加剧烈,市场预计日本央行货币政策正常化“箭在弦上”。3月9日,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央行正考虑做出重大政策调整,包括放弃已长期执行的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YCC),取而代之的是预先明确政府债券的具体购买量。日本央行可能不会等到四月再行动,越来越多的日本央行决策者倾向于3月结束负利率,他们预计今年春季工资谈判将取得强劲结果。许多日本央行决策者正密切关注3月13日大型企业与工会的年度薪资谈判结果,以及3月15日日本劳工联合会将公布的首份调查结果,以决定何时逐步退出大规模刺激计划。
周五公布的美国2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录得27.5万人,高于市场预期20万人,前值为35.3万人;美国2月失业率为3.9%,高于市场预期3.7%,前值为3.7%。
南方+:您认为作为文化载体之一的体育赛事,在融合体育与文化时,应如何让人民群众更加可感可知?
钟新:回看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开幕式上的折柳寄情、雪花、微型火炬台、冰立方中破冰而出的奥运五环等是男女老少都喜欢的绝好创意,令人难忘。
能跟广大网友共情的画面、语言会得到更多的转发、评论,以全球流量体现全球影响力。体育文化大众性强、感染力强,是共情力很强的传播元素。开幕式中的新颖创意、令人惊叹的画面、语言等往往都得以广泛流传。
2024年2月,北京冬奥会两周年,北京冬奥会志愿者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拍照留念。 新华社发
汤筠冰:我想由于时差原因,完整看完巴黎开幕式直播的观众不多,多数人可能都是选择通过回放片段的方式获取信息,这已成为媒介事件观看常态,体现了信息传播的碎片化特征。
在此背景下,移动互联的原住民——“Z世代”的年轻人,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精炼的语言和活跃的创作力,成为了内容生成(UGC)领域不可或缺的力量。因此,在体育赛事的文化表达中,吸引并激励更多年轻人参与UGC生产,对于提升内容质量与传播效果至关重要。为此,我们需有意识地关注并满足年轻人的兴趣点,在话题策划与生产上融入更多年轻元素,让体育赛事在好玩有趣的基础上,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与讨论。
南方+:大型体育赛事还会留下不少文化遗产。在这方面,湾区有哪些方面可以借鉴和学习的?
邹新娴:无论是北京冬奥会,还是巴黎奥运会,其遗产都不是赛事之后才开始产生的,都是举办城市、举办国家/地区筹办过程中即开始规划的结果,也只有如此才能更好从早期便开始为举办城市、举办国家/地区带来利益。
从北京冬奥会和巴黎奥运会保护并利用赛事留下的文化遗产看,湾区可以关注以下几方面:一是对文化遗产进行超前谋划。北京冬奥会和巴黎奥运会均是在筹办过程中即制定遗产利用规划。二是充分利用体育运动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如北京冬奥会的最大遗产“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从愿景变为现实。
延伸
“广东造”主场出击
科幻与浪漫值得期待
文/ 南方+记者 昌道励
赛场上,国家队“战车”驰骋山地自行车赛场,乒乓球、羽毛球、充气排球在赛场上划出亮丽的弧线;塞纳河畔,LED光幕如星河倾泻,映照未来之光;夜空下,奥运烟花与无人机共舞,编织绝美邂逅……
在刚刚落幕的巴黎奥运会上,“广东造”犹如一束光,穿梭于赛场内外的每个角落,为这场浪漫的体育盛会增添一抹独特的亮色。而在即将到来的十五运会等湾区体育赛事上,“广东造”又将带来哪些创意与科技交相辉映的赛事盛宴?
“越来越多‘广东造’闪耀国际赛事,不仅是广东完备的制造业产业体系和高效供应链获得国际认可的生动注脚,也是广东企业坚持自主创新、加快‘走出去’步伐的生动体现。”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林江说。
在林江看来,这也是“广东造”深度和广度的充分体现。一方面,广东从事体育先进制造的企业越来越多,行业越来越细分,能够适应不同的需求和应用场景;另一方面,产业集群仍是广东的优势,“文化+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更是展现了广东技术硬核力与文化软实力的交融发展。
“创新创意是提升文化体育先进制造产业层次的‘必杀技’。”林江认为,广东有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有很强的研发团队,有一批有创意的企业家,又有广府文化、客家文化的沉淀,如何推动文化创意与先进制造融合创新,将是十五运的一大看点。
在此次巴黎奥运会期间作为游泳与水球项目核心赛场的拉德芳斯体育馆,馆内总长超过377米的球场屏来自佛山青松。视频截图
近期,广州、深圳等地都相继举办了交流会,一批粤企分享了它们和体育行业的故事,畅想如何让科技与体育赛事碰撞出“协奏曲”。
比如,从亿航无人机在载人交通、物流运输、空中媒体等方面的广泛使用,文远知行的自动驾驶小巴,优必选的人形机器人表演,到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南沙)研发的“海上游的”机器人……广东的海陆空“黑科技”军团,可以带来全方位的科技保障和科技秀。
又比如,趣丸科技研发的语音大模型和数字人驱动大模型可以在大赛的新闻、流媒体等各类资讯中大显身手,同行科技的数据库可帮助运动员分析技术能力、技术特点等数据……“人工智能+”将带来更好的观赛体验。
还有,锐丰音响、珠江灯光、浩洋电子、迪士普公共广播等一批专业舞台、灯光、音响民族品牌,可以通过新技术研发带来全新的视觉盛宴。
……
“可以预见,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将成为展示广东制造业最新成果的一个舞台,‘广东造’的实力足以支撑各种大胆的创意。”林江说,广东更要利用好“主场”的赛事机遇,一方面挖掘各类精细化、场景化需求,推出更多更具科技含量的产品与服务,推动产业高端化;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充分期待,‘广东造’这块金字招牌,能够趁着这场体育盛会,继续发光发亮,更上一个台阶。”
南方+记者 段江含
实习生 陈乐童广州配资平台